学术动态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日就月将”工作坊第一次活动纪要
发布时间: 2018-10-15 0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6165金沙总站官方入口

10月13日下午,筹备已久的“日就月将”古代文学学术工作坊第一次活动在雨僧楼308教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夏志颖老师作为主持人,黄湘金老师作为引谈人,2017级元明清方向硕士研究生冉渝、刘建华作为与谈人。活动围绕学术文本《彭寄云女史小考》(作者夏晓虹)和《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由弹词小说< 四云亭>看晚清上海妇女的时代意识》(作者胡晓真)进行探讨。到场同学均做了精彩发言。

一、教师引谈

活动伊始,主持人夏志颖老师介绍了工作坊的缘起、宗旨和本次读书会的主要流程,并表示了深切的期待。

接着,引谈人黄湘金老师补充说明了工作坊发起的经过,并介绍自己与两位论文作者的渊源。他表示,此次阅读文本的选择虽然出自“私心”,但其实“别具幽怀”:两篇文本风格迥异,却有着内在的关联,一是对弹词小说《四云亭》作者的考证(夏晓虹文),一是对《四云亭》文本的剖析(胡晓真文),而考证与细读是古代文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学术训练。他介绍阅读两文主要需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学术研究中文史的勾连互通,要关注文学与史学的有趣关系。作为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一些史学的训练,注重材料、史料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学术研究中,又要体现文学学者的灵动与温情。彭寄云作为一位身份普通(甚至可以说是出身低贱)的写作者,夏老师却留心到她对新式女子教育的积极态度,胡老师文分析她弹词中表露出来的时代意识,背后其实都有学者的人文关怀。

二是对“文学生态”的体贴。夏老师文章是在新式女子教育的场域中还原彭寄云的身世与活动,胡老师处处留心上海这一特定的空间参照(既空前繁华又始终处于世纪末的动荡中),揭示女作者对都市背景的回应与预见。三是文本分析中研究者的位置问题。黄老师引用阐释学理论,认为文本只是潜在的演出剧本,分析者可大胆进行表演;另一方面,“文本的意义永远超越其作者”,因此研究者的分析可以溢出作者的本意,阐释者的地位并不低于原作者。在后面的讨论中,黄老师还谈到文本分析时的“事实”与“观念”层次,研究者最好能做到既“可爱”又“可信”。

二、学生与谈

与谈人冉渝同学提出这样几个问题:《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一文先说明时代背景,再用小说来印证是否存在不严谨?《四云亭》作者的经济状况如何,能否再加以考证?《四云亭》作者的写作动机是什么?是否有发愤著书的可能?并详细比较了《四云亭》与吴伟业传奇《临春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提供了《四云亭》写作可能存在的参照系。

另一位与谈人刘建华同学首先对“弹词小说”这个概念做了说明,并表示她在读了胡老师文章之后,特意找到了《四云亭》的文本进行了细致阅读。她在发言中认为文本当中存在的“性别的自由切换”与弹词的情节进展存在深刻的关联。刘建华同学还提出弹词标题中 “云”与“梦”的象征意义,如战乱中的离散问题、人事与云烟的相似、似梦又非梦的结局等。

三、各抒己见

在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对两部文本发表了丰富多样的意见。叶梦圆同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四本科生,她别具匠心地留意到《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这篇文章里有关于“天人感应”的突出表现,是对古代叙事传统的一种继承。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其实表现为一种精英意识,即将女性塑造为一个完美的女英雄角色。

先秦方向的黄玉同学提出,所谓“女性意识”,实质上体现为男性意识,弹词文本重事件而不重感情,四妻合为一体的形象塑造、男性给予女性自由等方面都体现了性别觉醒的有限。她还提出了文学写作与自我治疗的观点。

唐宋方向的张河同学发言表达了《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这篇文章里研究者对文本“暴力迷恋”的评价问题,认为这种叙述效果,可能来自于弹词文体的特殊性,因其在面对观众时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紧抓观众的眼球。

四、百舸争流

郭雨霞同学认为《四云亭》创作的背景与东晋时期社会的混乱如出一辙,社会越动荡,可能越需要商品、文化的消费来缓解内心的煎熬与痛苦;更提出女性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中,她们的出路究竟在何处的疑问。冯春雨同学指出论文中的施善文化需要特别注意。严娇同学提出了《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这篇论文在文史互证中可能存在过度联系问题,需留意文本阐释的限度。“从文本出发联系社会”与“从社会出发联系文本”这两种研究方法,可能会带来不同效果。

牟越同学结合自己做本科论文的经验,首先谈到了弹词小说的分期情况,接着表示:在文本与历史、作者中发现联系,这是写论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吴方同学认为《四云亭》这部弹词的隐居、逃仙的结局,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似乎是一个传统。

袁晓梅同学留意到,《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与《彭寄云女史小考》中对彭寄云的贫富问题说明显然是不一致的,她对此感到有些困惑,并提出“怎样去分辨文本的可靠性”的问题。别茜同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她认为论文作者的考证存在一些问题,《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一文在分析弹词文本与上海地域的紧密联系过程中是否应该把握好一个“度”?

同为本科生的王映雪同学提到,《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这篇论文的题目与内容似乎不能完全符合。而左皓珂同学对《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里所体现出来的救世思想很感兴趣,并且向老师们提出了“阅读文本的方法是什么”。戏剧影视专业的牛晨阳同学注意到论文的考证与文本细读的联系与难易,并向黄老师提出问题:“论文写作初学者,应该从何着手?”

同学们都分享了自己对于论文的看法,并互相交流意见。至此,讨论会也迎来尾声。

五、圆满落幕

活动最后,黄湘金老师加以总结,认为我们需要留心两篇论文背后的研究范式,即对“社会生活”的重视。两篇论文虽然都是写于十多年以前,但其实呼应着当下依然流行着的“日常生活”、“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同学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暂时搁置大家和名著,将着眼点适当地放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品上,挖掘出其闪光点。不要只关注文本的形式与审美,更不要进行结论式的写作,可从文化、社会、教育诸方面着手,发现小人物身上的大意义,在琐碎材料中提炼出重要的学术问题,这样的写作可能会更有意思。

此次论文讨论会,为“日就月将”工作坊博得了头彩, 相信工作坊会越办越好从而使更多的同学受益。

严娇、 别茜、王映雪、左皓珂同学

刘建华同学正在发言

冉渝同学正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