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日就月将”工作坊第六次活动纪要
发布时间: 2019-04-25 0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6165金沙总站官方入口

4月21日,“日就月将”工作坊第六次活动在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308教室开展,本次活动阅读的文本为《先秦史传、诸子与辞赋中的“小说”叙事和想象》。黄湘金老师和夏志颖老师为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了细致地解答。本次活动由2018级古代文学研究生郭雨霞作为主持人,牛晨阳作为引谈人,冯春雨担任与谈人。

引谈人牛晨阳将意见分为四个部分:1、“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出现,其实是比较晚的时期,但是这并不代表小说在先秦魏晋时期并没有发轫,将魏晋以前的小说千百年的存在归结于“小说之史前”,颇有些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并且诸子各家对于小说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都是持一种开放心态来对待小说。2、小说“原始”,便是对小说的一个溯源。文章谈到了《庄子》《汉志》《老子》《韩非子》等一系列的文本,而这些文本内容的引用,也使得这篇论文的内容得以翔实,真实度得到了还原。将溯源问题进行到底,也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精神,刨根问底,不断开拓。3、关于历史叙述与自我代入。这部分是要切合主题,来谈先秦文学中著名的史传等早期叙述的生成机制。历史叙述者掌握的往往只是最基本的信息,此外出现在历史叙述中的元素当是他的自我代入。作者通过举例子,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作品中自我代入的必然。而这种自我代入往往具有主观性,它从叙述者的知识、经验来说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并非“恰如其本来。4、在言说大道与接纳小说这部分对他最大的启示就是对于古代文学学习的一种思路,看到了很多相同的影子。比如这篇论文中说道一开始小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诸子十家,小说家造作的小说被视为“小道:。其他各家都是要“以立意为宗”,有更多的宏大关怀。而随着小说的发展,慢慢的被人们所重视更有可能是散文辞赋等没有办法承载各家的思想,从而让人们能够开阔的去接收了小说。

与谈人冯春雨在历史叙述和自我代入这部分中,认为作者运用举例论证,来证明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会添枝加叶,但是基本事实不会改变。在将虚构楔入历史这部分中,作者想要论证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已经有主体自觉地在历史叙述中楔入虚构,从而使文本具有了小说的一些特质。为此,作者举了屈原《离骚》的例子,非常详细地进行文本细读、分析,认为屈原在《离骚》的叙述中,故意把原有历史进行虚构,使历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言说大道与接纳小说这部分中,作者也是通过举例论证,指出小说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被叙述者不断加工和润色,从而呈现出不同形态,作者主要列出了三种情形。第一种是故事大抵相同,事主互异但存在某种关联;第二种是事主相同,系于事主的事件不同但有关联;第三种是事主、事件并同。作者的论证也比较详细,尤其是对第一种情形的分析,而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形的分析就相对来说比较单薄。

2018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孙舒萌有两点疑问,分别是既然作者已经明确说明了“中国早期历史叙述中蕴含大量的自我代入是必然的”,为什么到后来作者还要说“《左传》等信史,也需要重新认知和定位”呢?仅仅是因为有一些自我代入,是原本的历史事实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失去原本的特色吗?那任何一位文人再写这种历史性的著作的时候都会加入自己的一些观点,自己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关于第二部分的题目,“将虚构楔入历史”,首先,作者这里所指的虚构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些历史叙述中文人是有意识的在虚构,这里的虚构是完全的,而有一些只是加入了虚构性的元素在里边,那虚构到底在作者笔下是指什么?其次,楔入又是什么意思,具体的文本里,哪一部分是楔入成分呢?

2018级古代文学专业的牟越认为常森老师在摘要处提及人们“偏执于现代小说观念”,是否有必要在引论中将“现代”小说观念作一个概念上的界定?黄湘金老师解答了这个问题,认为对于文学专业的阅读这来说不再需要赘述其概念。其次在关于文章题目是否有些过于宏大?

2018级古代文学专业吴佳晋认为常森老师的这篇论文逻辑清晰,论证相当的严密。不应该为现代小说观念拘囿,提出六点小说的特质,对她的启发很大。最后有一点疑问请教,在文章末尾,“所谓‘虚构’云云,不仅有对现代‘小说’观念的偏执,所指亦十分有限。”,但在前文的阐释、分类中依然多次出现了“虚构”这一词,这是否是有不同的含义呢?

最后黄湘金老师与夏志颖老师各自谈了对此次讨论文本的理解,并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了细致的解答。两位老师皆认为,这是一篇“大”文章,作者有正本清源的雄心。两位谈到的问题,还包括先秦文学研究的难度和知识储备要求、学识和才气、论文的“立”与“破”、“假设”和“求证”,以及本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篇章结构、论述的关键节点、“代入”的理论参照、个别地方的阐释力度,等等。

两位老师还指出,此次阅读文本较以前读书会难度有所加大,这对低年级研究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鞭策,希望同学们能见贤思齐,在学习中勤奋阅读、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挑战自我,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