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杨全,文学博士,男,1977年9月出生,重庆巫山人。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至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任教。
主讲课程:本科生课程《文学概论》、《文艺美学》等。
研究方向:西方文学理论、大众文化、网络文学等。
教学获奖:无
科研获奖:2010年获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加缪研究”系列论文类二等奖。
主要著述:
(一)著作
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二)论文
网络穿越小说:谱系、YY与思想悖论;文艺研究;2013年12期。
网络追文族:读写互动、共同体与“抵抗”的幻象;文艺研究;2012年第5期。
“女扮男装”:网络文学中的女权意识及其悖论;文艺争鸣;2013年第8期。
后现代地理学:数字时代文学批评的困境与策略;文艺争鸣;2012年第1期。
网络文学的网游化趋势;光明日报;2013年9月24日。
齐泽克的生态观及其意义;外国文学;2014年第2期。
数字时代艺术批评的空间转向;民族艺术;2013年第2期。
马克思的不平衡理论与艺术的终结;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4期。
从立法到阐释:文学批评家网络生存的困境与可能;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经验”的贫乏与救赎;海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祖先哲学与欲望现实;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世界的荒诞真相与“活着”的哲学;小说评论;2009年第6期。
加缪“现代悲剧”的理论建构与悖论;戏剧文学;2009年第2期。
芥川《南京的基督》:病的隐喻与文化冲突;日本研究;2009年第1期。
论加缪的《误会》与其荒诞哲学的潜隐冲突;戏剧文学;2008年第10期。
加缪叙事中的“恋母仇父”模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新实践美学对实践范畴的诠释及意义;云梦学刊;2010年第3期。
《堕落》:病的隐喻与疗救;法国研究;2009年第2期。
论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爱情实质及其悖论,海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
文化复兴与国民性重建:论周作人对古希腊文化的误读,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9期。
论屠格涅夫创作中先驱者的历史命运,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5期。
论厨川白村对周作人文学观的影响,海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解读周作人的希腊神话情结,海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承担课题:
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研究,教育部社科规划青年项目,2011。
资本与网络双重视域中的新大众叙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2013。
主要学术职务与社会职务:无